邢台市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
大事记    |    招聘信息    |    组织架构

邢台交建集团——以“低空之翼”托举城市高质量发展新未来

2025-09-02 08:43:28      新闻来源:邢台市交通建设集团

当无人机掠过邢台古城墙的青砖黛瓦,为千年古迹建立“数字档案”;当直升机载着游客俯瞰太行山脉的层峦叠嶂,解锁“空中看太行”的全新体验;当智能机场在城市角落有序落地,织就覆盖全域的低空服务网络——邢台的“天空之城”正从蓝图快步走向现实。作为邢台市属国有企业,邢台交建集团以战略眼光锚定低空经济新赛道,通过专班领航、技术赋能、场景创新,让这一新兴产业成为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“新引擎”。

自低空经济上升为国家新质生产力核心赛道以来,邢台交建集团迅速响应市委、市政府部署,成立低空经济工作专班,成立专业运营公司,构建起“专班统筹+公司运营”的高效推进体系。为汲取先进经验,专班先后赴石家庄、济南、常州、北京、上海等地“取经”:走访河北亿明智慧应急产业园、北京云圣智能、融鼎岳(北京)科技等企业,对接河北省无人机行业协会,参加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,近距离接触eVTOL、大型物流无人机等尖端技术,为邢台低空经济发展找准“坐标系”。

同时,专班严格落实市委、市政府指示精神,启动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,重点招纳无人机技术、场景规划人才;联合高校开展专项培训,打通“产学研用”人才培养通道;将资金使用与项目落地进度挂钩,确保每一分投入都转化为发展实效。从顶层设计到资源整合,邢台交建以“超常规”行动力,为低空经济发展筑牢根基。

发展低空经济,基础设施是关键。邢台交建集团以“科技为笔”,在邢台全域勾勒低空网络蓝图:率先引进大疆机场3智能设备,依托其高精度定位与自动化作业优势,在中央生态公园、襄建公司等地完成试点部署;规划布设143个智能点位,目前已落地近百个无人机垂直起降场,覆盖交通枢纽、景区、工业园区、公交场站等关键区域,彻底解决无人机“起飞难、降落难”的痛点。

在技术合作上,集团与资深科技企业深度携手,引入“机、网、云”一体化巡检系统,计划在交通枢纽、河道生态廊道等区域构建“全天候、高密度空中巡检网络”;与电信企业探讨通信技术与无人机的融合应用,为低空作业提供稳定的技术支撑。这些技术布局不仅让邢台的低空网络“连点成线、织线成网”,更为后续规模化应用打下坚实基础。

从文旅体验到城市治理,从应急救援到文物保护,邢台交建集团正让低空经济“飞入寻常产业中”,解锁多元应用场景。

在文旅领域,为服务河北省第九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,集团协同美盛通航完成“空中看太行”直升机项目调研,在前南峪、大峡谷景区建成直升机垂直起降场,划定“前南峪—大峡谷”“同心岛—好南关”两条观光航线,游客可乘直升机俯瞰太行风光;同时,用无人机为邢襄生态园骑行活动、同心岛婚礼提供航拍服务,以“低空视角”为文旅产业注入新活力。

在城市治理与文物保护领域,无人机化身“空中巡检员”,参与七里河沿岸环境监测、主城区综合治理,实时回传生态与城市管理数据;针对邢台3500年建城史的文化底蕴,无人机为古城墙、古村落、开元寺等古迹拍摄高清影像,构建“数字孪生”档案,既提升文物保护效率,又通过新媒体传播让千年文明“活”起来。

此外,集团还规划将低空技术延伸至智慧物流、农业植保领域:利用全域公交场站布局无人机集散中心,助力特色产品快速运输;探索无人机在农业植保中的应用,为邢台农业大市发展注入科技动能。

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,离不开政企协同的强大合力。邢台交建集团积极对接市发改委、市交通局、市国资委、市文旅局等部门,汇报低空项目进展,争取政策支持;与浆水镇政府、大峡谷景区管理部门联动,高效推进旅发大会低空接驳项目落地;联合高校、行业协会、领军企业,构建“政府+国企+高校+企业”的协同生态。

华远科创(北京)产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作为集团低空经济运营主体,始终锚定国家战略,深刻把握“因地制宜”发展要求,避免“千城一面”:既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地利,又结合邢台太行地貌、农业基础、文化底蕴,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。正如集团在全员大会上强调的:“我们要做邢台低空经济的‘场景驱动者、网络构建者、生态连接者’,让低空经济真正服务于城市发展、惠及民生。”

如今,邢台的低空经济已从“概念”变为“实践”,从“试点”走向“规模化”。未来,邢台交建集团将继续以“国企担当”为魂、以“科技创新”为翼,深耕低空经济赛道,力争将邢台打造为国家级低空运营示范城市,让“低空之翼”载着邢台的产业梦想、文旅魅力、城市智慧,飞向更广阔的未来,为建设现代化邢台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!

便民服务中心